M0512清晨從溫哥華返抵中正機場,小c於五點三十分左右到入境大廳時,正好見他步出大門,
高高興興的拿起攝影機拍攝,見他手拿幾張紙揮舞著,臉上還帶著口罩,走近時他說:入境時,我被攔下來開了這些單子,因為有發燒,所以廿四小時內要去看病!
小c以為他是玩笑話,仔細一看,最不想發生的事還是發生了,怎麼辦?只有面對它囉,
不解的是,疾管局為什麼沒要求立即隔離去確認病情,而是回家後再自行去做檢查?
他們不怕若真是H1N1,還要再回來追蹤的麻煩嗎?
馬上聯絡大C別停車了,趕緊將車開過來,
一見面,原要來個大擁抱的,被M拒絕並說明原因,
好失望啊,那表情的變化,在旁觀者來看都感覺難過!
畢竟,都快一年不見了啊.....
等著診所開門,大C的心情真是難以形容,平常看診就很仔細的何醫師,聽完狀況後更謹慎了,
回家吃了藥很快就得到舒緩再睡一覺,中午過後,診所為確保免於疏忽,希望我們再到大醫院去檢查,甚至該採檢體,
我們也向疾管局徵詢意見,直到近兩點,終獲肯定的答覆說該去採檢體。
到了那家抗SARS期間頗有名氣的區域性醫院急診室,
一聽說:早上班機回台、有發燒,立即反應就是將人關進感染隔離室,再開始準備後續作業,
前後有兩三人問小c:溫哥華有疫情嗎?在場的每一位都應該比我清楚吧!真是無奈!
一夥人在護理長的指揮下來來去去,一會兒少這一會兒掉那的,是緊張嗎?小c看他們還慢條斯理地、有說有笑;
是不熟悉作業流程嗎?小c問了其中一人:『你們都很有經驗,都經歷過SARS嗎?為了這次流感,都演練過了嗎?』回答:『對啊,我們都演練過了,這一群人都經歷過SARS!』(小c再問:那這位那麼年輕的醫師應該沒經歷過吧?沒回答!)
過了好一陣子,忍不住問了護理長:你們現在的作業是什麼?護理長解釋很清楚:我們現在準備要採檢體,為了避免進出增加感染機率,所以全部準備好後再一梯次進入。
哦,原來如此!所以,他們還在聽護理長說怎麼穿隔離衣,進去出來要做些什麼動作,採樣檢體要兩層包裝袋等等,忙啊忙啊....,終於進去了,小c也照了幾張照片,M在裏面已經不耐煩了。
醫師出來了,護理站說:我們要先檢驗看是不是A型流感,若不是,半小時後就可回家了;若是,那就要再將檢體送疾管局檢驗,要六小時後,才知是不是H1N1。
若不是,因為是A型流感,傳染性很強,仍然建議最好住院五天隔離;若是,那就要送和平醫院去管制醫療了(以上為綜合整理)。各位看官,對於檢疫的整個流程,小c敘述得夠清楚了吧!
到此為止,小c是以看醫院的緊急醫療處置程序的態度面對,因為小c內心清楚知道,M是因為0503從多倫多到溫哥華後,每天都和原home stay的家人們在一起,與兩個同年齡的大男生天天玩翻天,並沒有複雜的接觸環境,但在體力、免疫力均不佳情形下上了飛機,要想不感冒很難吧!
半小時後,第一階段檢驗出來,證實是A型流感,因此要繼續往下走,ok啊,小c問:『那我該配合做什麼?』沒有正面的答覆,看來就只有等了。
誰知,又過了半個多小時,另一個護士拿著兩支針管高高興興的走來說:要再做一次檢體,因為針筒與疾管局要求的不一樣,好在被我發現了....!
ㄟ,這是怎樣?!於是一群人又再一次同樣的動作,但看起來並未熟練些,可能是有部份人員換班了吧!
護理部主任出現了,看到小c兩手交插放胸前,問了護士幾個問題,走過來就將手搭在小c肩上,安慰著說:『媽媽不要緊張!』
哇哩ㄌㄟ,應該誰緊張啊,都什麼時候了,有過SARS處理經驗的醫院,竟是如此的景況,看到小c生氣了,大家動作快起來了,正好大C打來電話詢問現況,還沒說完,他們就已結束第二次採樣動作了。M被送進隔離病房。
醫療人員口口聲聲說著:六個小時結果就會出來!到時會通知家屬!回到家已五點,那十二點前就會有消息了,但透過電話M說:一天只有兩次檢驗,一次下午三點、一次上午九點。怎會是這樣?
假設最後確認是H1N1,那這段期間曾接觸過的人和東西,不擴散得更廣泛了嗎?真是天啊!
終於,第二天上午近十點,接到M來電說:不是H1N1!
此刻,只馬上告訴自己,快去將M解救出來吧!
從進醫院到此一時刻為止,沒有一個人主動說明狀況,所瞭解內容都是一一詢問出來的;住到隔離病房後,對於M的病情發展沒有一通電話告知,所掌握現況都是經電話由M說明的。
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個緊急醫療體制,是因為彼此立場不同,看事情角度不同嗎?我們很質疑......
2009年5月18日 星期一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